目前,我國企業進入歐美等海外市場的直接投資和銷售產品也呈飛速增長趨勢。然而近年以來,這些出口商在美國的生意屢屢受挫,從寵物食品、牙膏到汽車輪胎,風波不斷。產品責任事件的頻繁發生使各行各業的出口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但是,這些產品責任事件卻并非一定是產品質量不過關之過。一家進出口企業的負責人這樣描述他們的“冤情”:“由于中國企業大都不熟悉歐美國家的法律條例,有部分美國進口商利用這些條例將責任全部推給中國制造商。”該負責人表示,國外的法律環境、產品標準都與國內不一樣,公司正越來越重視貿易出口帶來的產品風險。
尤其是歐盟環保指令推出后,出口企業的風險大大增加,除了加強管理少出問題外,有什么辦法分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風險?產品責任險就能幫助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起到保駕護航的關鍵作用。
跨國企業涉及的產品責任索賠和訴訟風險,其索賠和訴訟的依據通常并不適用于中國國內市場。在歐美市場規避這些訴訟風險,投保產品責任險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
賠償額度大幅提升
目前,我國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集中在美國、日本、歐盟等,這些國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很高。
一方面是這些國家消費者的質量意識很強。你是否聽說過有一個婦女因用微波爐去烘干濕淋淋的寵物狗卻把狗給烤熟了,結果她卻憤而起訴微波爐的生產商?或一個男人因提起割草機割樹籬卻割斷自己的手指而狀告割草機的生產商?另一方面是這些國家的產品責任法十分完善,對生產者責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產品質量問題對消費者造成的傷害,企業可能要承擔很大的賠償責任。
事實上,在國際市場上,由于法律環境和產品標準不一,企業因此蒙受巨大損失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
一位香港的襯衣制造商賣貨給美國維斯康新州的一個商店。一個兒童穿著其中一件襯衣時被嚴重燒傷,兒童的父母于是向這家商店和制造商提起訴訟。襯衣制造商提出抗辯,但法庭卻判決:一個外國制造商如果事先知道或應該知道它的產品有可能在維斯康新州使用,就要受維斯康新州的法律約束。這個判決的最后總賠償金額為一百三十萬美元。
同樣是一個與孩子有關的案例。該案涉及產品為兒童用游泳圈,上面有一些卡通圖案。一個小孩使用該游泳圈獨自在泳池內玩耍時溺水而亡。小孩的父母將游泳圈制造商告上法庭,并稱游泳圈上所畫的卡通人物代表兒童,是鼓勵他們獨自游泳,這是促使小孩溺死的直接原因。法院最后判決被告方賠償44679350美元。這樣的巨額賠償讓游泳圈生產廠家立刻陷入財務危機中。
經濟賠償責任一般是根據傷害或損失所發生地區的賠償標準而定。然而出于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歐美國家都實行嚴格產品責任制,因此產品責任事故的賠款都很高。有資料表明,在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的10年間,產品責任險的索賠案件平均賠款金額突破100萬美元。另外在產品索賠訴訟中不論是贏還是輸,僅抗辯費用就已相當昂貴。動輒上百萬美元的賠償或抗辯費用,大企業都可能會因此出現危機,中小企業可能會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倒閉。
部分轉嫁賠償風險
當企業在面臨上述風險時,如果已經投保了出口產品責任險,就有很大的可能成功地將損失降到最少。
據了解,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相比,有著更為嚴密的規則性。對于出口廠商來說,一旦發生產品責任事故,他們將可能面臨消費者巨額的索賠以及沒完沒了的法律訴訟。所謂出口產品責任險,主要承保的是因產品質量問題產生的各種賠償責任,涉及生產、流通領域的各個環節。中國企業對北美地區和歐盟等地出口的各類產品,尤其是家電、玩具、高科技產品、農產品等,常常被要求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出口產品投保這個險種后,對消費者或用戶及其他任何人造成的財產損失、人身傷亡所導致的經濟賠償責任,必要的調查工作以查證傷害原因的費用,以及由此導致的有關法律費用等,保險公司都將分擔責任。
就是說,當某個個人、零售商或供銷商因你的產品造成傷害或損失而對你進行索賠和訴訟之時,出口企業在一個可知也可預算的費用下,把一部分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來承擔,從而減少在開拓銷售市場時的后顧之憂。
進入國外市場通行證
對于國內的絕大多數出口企業而言,產品一旦發生責任事故,不僅需要面臨消費者巨額的索賠以及長時間的法律訴訟;更嚴重的是,出口產品的聲譽將會受損,海外市場的開拓將會受阻。
而從另一方面講,投保了出口產品責任險,出口企業不僅可以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在更多的時候,還能成為順利出口美、加、歐盟等國敲門磚。
品牌是產品的通行證,而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出口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實施品牌戰略,而實施品牌戰略必須從產品質量抓起,積極爭取獲得各種國際認證。產品責任保險是進入更多國外市場的重要通行證。基于嚴格的地方法律對產品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進口商要求出口商能夠對他的產品負完全負責。如果不購買產品責任保險,有些重要的國際性買家就不會跟你合作。
例如,81%的美國進口商直接或間接從中國進口商品,而美國進口商對中國企業的產品責任險問題越來越關注。據統計,目前中國企業投保產品責任險的比例僅為4%,業內人士稱,如果沒有產品責任險的保障,進口商考慮到可能面臨巨大訴訟風險,將拒絕出口企業的訂單。 據了解,在國外尤其是美加及歐洲國家的產品責任險投保率已達到90%以上。在美國的法律背景下,市民法律維護權益的意識較強,一旦發生訴訟賠償案件,當地企業需要承擔的損失很大,因此對于進口商來說,都會要求供應商對產品造成的任何傷害或損失負責,從而導致產品責任保險成了“中國制造”進入國外市場的重要通行證。
國內投保降低成本
出口產品責任險在發達國家是比較成熟的保險產品,當初,在國內尚未有這類保險時,出口產品只能由國外進口商在當地投保。目前國內有丘博、美亞、華泰等幾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展了出口產品責任險的業務,出口企業在國內投保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據了解,原先90%以上的出口產品責任險是委托國外進口商承保,其保費占到了出口成本的1%左右。而出口企業現在可以在當地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不僅可以獲得精通美加等國法律的律師支持,還因減少了保險中介,有望大幅度地降低出口成本,保費最高可降低五成。
同時,出口商自己購買可以控制保險方面的費用。如果由進口商購買保險,他們往往會在貿易價格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保險費的支出。對于出口商來講,由于他不知道進口商到底花了多少錢購買此保險,以此作為理由來壓低貿易價格顯然是不公平的。
另外,出口商自己購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保險權益。由進口商購買保險,通常只將其本身作為被保險人,他們不會考慮同時將出口商納入保險計劃。這樣,一旦發生保險事故,能夠得到保險賠償將只是進口商,產品出口商或生產商在該保險下將得不到任何補償。制造商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本文經許可,摘自第一理財網(www.Amoney.com.cn)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宣傳冊不僅是對企業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場、增強客戶互動、建立行業影響力的關鍵步驟。因此,企業應高度重視宣傳冊的設計工作,確保其能夠準確傳達企業理念、產品優勢和市場價值,為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4-12-14)